2007年7月20日星期五

打平不出线是打死不出线

国足的典型性溃败,一切尽在意料之中。

戚务生97年十强赛的功亏一篑真是有点悲壮的意味,到了水货阿里汉那里变得有点喜剧了,到了沉重不堪的朱广沪这里就是闹剧了。赛前的各种保证,各种目标,更衣室的唐诗绝句,掺杂着媒体渲染虚假繁荣和谐的报道,热闹地上演然后嘎然而止。

有人问朱广沪一个题,有一天你开车在山上,有三个人,一个是你的梦中情人,一个是垂死的老人,生病快死了。另外是对你有恩的人。但是你的车只能拉一个 人,你做什么选择,心理测试。朱指导痛苦,一会儿得选梦中情人,一会儿得救人,一会儿得报恩。正确的选择是什么呢?我调侃一下著名的大导演陆川,也做一个 心理测试,透一下底,正确的措施是把钥匙交给对他有恩的人,然后带着那个生病的人去医院看病,我下来陪着那个梦中情人下来溜马路,看风景。

朱广沪无法摆脱中国人的凝重的宿命,离开应该是一种解脱。

在高中的时候,谢晋导演的《鸦片战争》让人很震惊,林则徐竭尽自己的能力捍卫民族的尊严,在象烂透了的桃子的晚清政府下,等待自己的必然是发配伊犁,他赴职之前带走的是一个地球仪,学习西方具备现代意识是唯一的出路。

中国足球是中国社会的缩影,计划行政的小鬼还没有完全被市场经济的规律的阳气杀死,与时俱进,时代的进步和互联网的发展导致的现代意识的增强是不可阻挡的。

没有评论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