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08年12月2日星期二

非要把事情闹大了才有效果?

团结也是一种力量,老百姓也不傻,只是很能忍。
clipped from news.sina.com.cn

  11月以来,重庆城区、海南三亚、甘肃永登和广东汕头等地发生一连串出租车罢运事件。反思这些事件暴露的一些问题,折射出当前改革发展面临的一系列深层次矛盾,更加说明深化改革的紧迫性和必要性。

  国家行政学院教授张孝德认为,目前每一级政府和部门都有信访机构。关键的问题是,一些部门不能及时认真回应群众的利益诉求,陷入“大闹大解决,小闹小解决,不闹不解决”的管理怪圈。

  张孝德说:“应对复杂多元的利益诉求,政府部门需要新的智慧和勇气。”如果包括工会在内的行业组织或社会组织得到积极健康的发展,就能减轻政府解决社会矛盾的压力。但目前的状况是,出租车司机缺乏能代表其利益的行业组织。

  出租车罢运事件频发,从一个侧面再次折射垄断之弊。

  针对出租车的行业垄断,3年前重庆“的哥”杨孝明提出了“人民出租车公司”的构想。但是,当杨孝明向重庆市运管局申请“出租车经营指标”时,却被拒绝。

  事实上,杨孝明被拒绝给予的是一种垄断性的公共资源———出租车经营权。

  黄奇帆说,出租车公司拿走的钱约占七成,扣除购车等成本和税费,一辆车每年约有4万元盈利,不受物价、油价上涨等成本变动影响,旱涝保收,收益平均每年达50%,有的甚至高达70%,实在是“全世界投资回报率最好的行业”。

  一些司机说,出租车公司纯粹是一个垄断制造出来的“食利”阶层。一些公司拒绝制定行业营业收入标准和统一的8小时工作劳动定额,拒绝为司机购买社会保险。

clipped from news.sina.com.cn

  解决“加气难”,是这次重庆出租车罢运的诉求之一。在重庆,一辆出租车加天然气一般要等1个多小时,最长要等3个小时。这不仅严重影响了出租车营运收入,也加剧“打的难”状况,群众怨声载道。

  有关专家说,“加气难”等供需矛盾,虽然根本上反映了要素市场改革不到位,但另一方面也说明,相关部门离服务型政府的改革要求还有相当距离。

  “让政府的归政府,市场的归市场”。地方政府和部门必须从生产者、监督者、控制者的多重角色中走出来,切断与企业等市场主体的利益脐带,按照科学发展观要求,向维护公平正义和提供公共服务的角色转变。

 blog it

没有评论: